|
摘要:本发明提供的旋流进气炉烟混合室及包括其的褐煤锅炉,由于混合部具有多个径向导流叶片环绕形成的旋流单元,低温气体经导流叶片旋流进入混合部,在混合部内靠近壁面区域形成低温旋流气膜,将高温炉烟包裹在混合部的管中心区域,避免了高温炉烟直接接触混合部的壁面,从而解决了长期困扰褐煤电厂安全稳定运行的混合部结焦问题和拉裂问题;同时,由于旋流单元的设置位置靠近炉膛抽烟口,一少部分低温气体从炉膛抽烟口旋流扩散至炉膛内,在炉膛抽烟口壁面区域形成低温旋流气膜,从而也解决了炉膛抽烟口结焦的问题。 |
---|---|
申请人: 上海理工大学 | |
地址: 200093 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516号 | |
发明(设计)人: 马有福 | |
主分类号: F26B21/14(2006.01)I | |
分类号: F26B21/14(2006.01)I F23K1/00(2006.01)I | |
2016-07-27 |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6B 21/14申请日:20160415 |
2016-06-29 | 公开 |
主权项 | 一种旋流进气炉烟混合室,设置在炉烟干燥风扇磨煤机制粉系统褐煤锅炉的炉膛抽烟口处,用来混合从所述炉膛抽烟口出来的高温炉烟和从低温气体管道流通来的低温气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部,呈管状,用于供所述高温炉烟和所述低温气体混合并通过,包括旋流单元和混合管道,所述旋流单元,呈管状,用于旋流导入所述低温气体,并供所述高温炉烟与所述低温气体通过,包括多个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均匀间隔环绕固定设置在所述混合管道的入口的边沿,所述导流叶片之间的间隙为导流通道,所述导流叶片环绕形成的管状中间为旋流通道,所述混合管道用于供从所述旋流通道过来的低温气体和高温炉烟混合并通过;外罩部,用于包围所述旋流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外壳、第二连接外壳及位于第一连接外壳、第二连接外壳之间的中间外壳,所述中间外壳与所述导流叶片具有空隙,所述中间外壳具有至少一个进风口,所述第一连接外壳与所述混合管道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外壳与所述炉膛抽烟口连通;其中,所述导流叶片相对所述混合管道的径向偏置一定角度。 |
公开号 | 105716412A |
公开日 | 2016-06-29 |
专利代理机构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颁证日 | |
优先权 | 2016.04.08 CN 2016102162508 |
国际申请 | |
国际公布 | |
进入国家日期 |